常常聽見別人講,接種流感疫苗後,可能會引起不少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。這稱作副作用,不同體質人士,症狀表現或會各不相同。可幸的是大多數「副作用」都是輕微的,幾天後就會消退,基本上不用太大擔心。當然,也有非常罕見情況會出現嚴重副作用,或可以危及生命,所以接種疫苗後要學會觀察全身情況,故此在接種疫苗前,請確保自己對一些副作用有心理準備。
接種疫苗有哪些副作用?
輕微的副作用
嚴重的副作用
如蕁麻疹、濕疹、瘙癢蔓延,伴有頭暈、頭暈、腹痛腹瀉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這些反應若在接種後不久即開始出現,應立即向專業醫護人員尋求相應措施。
它可能在接種後立即出現,也可能在幾週後出現。當發現四肢活動或行走困難,請盡快到醫療機構就診。
脊髓和大腦的炎症,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,多伴有發燒、頭痛、嘔吐、意識障礙和抽搐等症狀,請即就醫。
疫苗或有機會導致肝功能下降,皮膚和眼白或會變黃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肝臟其他病變。
當呼吸時會聽到吱吱聲,或引起咳嗽或咳痰,情況如果惡化,亦有可能出現肢體抽搐,請立即就醫。
注意這些症狀!
以下症狀可被認為是嚴重副作用的先兆,仔細觀察,及早就醫:
- 冷汗、頭暈、抽搐、血壓下降
- 氣短、動力不足、呼吸困難
- 行走困難,四肢活動困難
- 嘔吐、嘴唇腫脹、蕁麻疹
- 動作遲緩、意識障礙、嘴巴纏結、健忘
- 眼周腫脹、視力不佳、眼痛
注意事項
- 成年人主要注意事情是別飲酒。我們是明確不建議任何人士在接種疫苗後飲酒。尤其是飲酒過度可能會加重或延長副作用。
- 身體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,才能使疫苗產生足夠的抗體。為避免疲勞,接種當天避免劇烈運動,保持心情平穩。
- 上下樓梯或步行一下屬輕度運動,這是沒有問題的。
- 如果接種疫苗2小時後並沒有明顯不良反應,一般是可以洗澡的。但是,請勿用浴巾擦拭接種部位,並避免長時間在浴缸中浸泡。
中醫辨證處方 預防疫苗接種後遺症
一般情況來說,通過中醫的辨證調理,吃點中藥是可以緩解或消除症狀,過幾天就能痊癒。
前準備:健脾
「脾旺」則氣血充沛,能保持各臟腑生理功能得以有效發揮,古人說「四季脾旺不受邪」,也是這個意思。故此,對於一般人、並未患有任何太大問題的慢性病者、平和體質人士,中醫一般會通過「健脾」來調整氣血,讓身體處於良好的「備戰」狀態,為接種疫苗前創造更好的自身條件,以使接種後機體除了可產生足夠抗體外,亦有一定程度減低或減輕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發生;而對於體質有偏頗(氣虛、血虛、陰虛、陽虛、痰濕、濕熱、血瘀等)、或一些長期病患者不過病情屬於穩定控制者,中醫辨證處方,既健脾,亦調五臟氣血陰陽,提升患者在接種前的抗病正氣,縱使接種後出現副作用,亦有助舒緩減輕影響程度。
後處理:辨證論治
臨床上告訴我們,大部分人在接種後所出現的小毛病,都能通過註冊中醫師辨證處方,既可預防不良反應,亦能對症用藥,譬如說接種部位的皮膚問題可以加一些「清熱解毒」內服外用方,胃腸道問題則可以健脾利濕,痛證更可配合針灸、針藥兼施,有是證,用是藥,大部分「後遺症」皆能妥善治理。
「先了解,再接種」
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一般皆很輕微,只要不要忽視任何症狀,及早就醫,就不用太過擔心。確保了解我們這次介紹的內容,如有任何疑慮,請立即前往任何認可的醫療機構,尋找專業意見,正確了解副作用,並正確接種疫苗。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醫治了脾虛泄瀉、皮膚問題。現在大便已回復正常,皮膚有改善,多謝醫師悉心診治,多謝姑娘體貼服務。
3-1-2022

(手術後遺症) 救我一命!
31-12-2021

(患上頸椎病+頭暈耳鳴欲吐) 頸椎扯住好唔舒服,頭暈,早上起來特別想吐!血氣又唔好!現在頸椎好一半,頭暈已消失,早起想吐(症狀)已改善。醫師悉心醫治已舒服好多,佢好有愛心同正能量嘅指導,同埋好NICE嘅姑娘。
31-12-2021
開診時間
星期一 至 六 | 早10 – 晚8 |
周日/公眾假期 | 休息 |
內外婦兒針灸 | 歡迎提早預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