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關節痛 » 腳踭痛的苦行

點解腳底會痛?

人身整個身體重量,有大約60%作用於腳跟位置,故任何力學偏差而引起的問題,都常常反映在跟骨蹠面出現疼痛,可以是數月至數年不等。本病起病緩慢,常見為單側發病,晨起站立及行走時間過久時疼痛加重,而足底表面不紅不腫。本病多為長時間走路(如工作長時間走動、送貨速遞、紀律部隊、郵差、逛街、徒步、登山等)引起的足底筋膜肌腱慢性損傷。另外,自身問題如體重超錶、骨刺或有扁平足,都會加重足患。此外,鞋踭太硬或長時間穿高踭鞋,造成對足跟壓迫,加重足底損傷。

中醫的辨證論治

足跟出現疼痛症狀基本上可以判斷為局部氣機瘀滯、氣血不暢,氣滯加上血瘀,脈絡受阻,不通則痛;
或有寒氣從腳下起,濕氣往下聚,因此寒性凝滯,濕性重濁,寒濕之邪停滯於足跟,氣機不暢,故見腳跟疼痛;
產後婦人失於調理,氣虛血弱,經脈痹阻,肌肉筋骨失養;
肥胖人士因體重造成作用力失衡,出現勞損;
老人家或素體虛弱人士亦會多見此症,《諸病源候論》說:「夫勞傷之人,腎氣虛損,而腎主腰腳」。

治療原則

中醫治療足跟痛症,是以活血通絡、祛瘀止痛為主要治則。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內服中藥、浸泡藥水以及針灸手法等治療方法,來達到疏通經絡、祛瘀止痛的功效。

生活養生

  • 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起! 中醫治病求本,通過辨證可以論治,但要病痛不再重來,患者的自律十分重要,先明白這個痛症與自己那項日常不良習慣相關,是走了太多路沒有中途休息下?步行姿勢不良?是穿錯鞋?讓醫師幫你檢查出原因,配合專業中醫針藥治療,下決心糾正過來!

  • 足底筋膜炎患者,別因怕腳底痛而大量減少走路,平日應恰當地做腳部伸展運動,舒展筋膜,建議早晚都可適量活動下肢做些運動,如正確地拉筋、壓腿、腳趾抓地、下蹲,甚至簡單的左右腳重複跨弓步,都可提高足底柔軟度及彈性,有助減輕及治理筋膜炎,對治療都有不錯效果。

  • 每晚臨瞓前以熱水足湯泡腳,最好加點粗鹽(海鹽)」或是「浴鹽」,泡腳水位的高度必須浸泡到「腳眼」上面,最好浸到膝眼下3吋就更perfect,用條毛巾遮蓋住雙膝加強熱力,堅持一周看看又有否奇效。

臨床總結

足底痛於中醫門診上是個很常見的症狀,但不是所有足底痛都是足底筋膜炎,比較常見的例如小腿肌群的肌筋膜炎,就會有腳踭處的牽涉痛,讓大家誤判。因此,真正的診斷還是需要醫師詳細的問診及中醫筋傷檢查才能確定。不對的診斷不單只錯用治療方法(施針配穴上就有分別),加上延誤病情,增加疾病對生活上的影響,因此請找合格醫師為你辨證論治。
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肩周炎和糖尿病,有明顯改善,感謝!

8-7-2015

關某某

左肩、左肋痠及腰背痛,十次治療之後明顯癒好!

7-10-2019

黃某某
現在濕疹病情比初期好了很多,受到控制,多謝醫師的醫治。

18-2-2017

羅某某

開診時間

星期一 至 六早10 – 晚8
周日/公眾假期休息
內外婦兒針灸歡迎提早預約

 21111455

中醫診所預約掛號電話

(旺角)21112618(觀塘)35800100(荃灣)21112018

(大埔)21559300 (北角) 310239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