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西風緊 葉落疊成詩
在深秋中的清晨,有時會在花瓣草葉或土塊上發現覆蓋著白色薄薄的一層霜結晶,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,過不多久就融化了。這種現象有人稱為「下霜」,翻翻日曆,每年10月23或24日間,就是「霜降」這個節氣,英文係Frost’s Descent,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。我們看過降雪,也看到過降雨,其實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。因為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,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裡形成的。

葉落無聲 起落無常
我們不用計較,香港這時的露水是否能結成冰霜,但「霜降」的節氣到臨,肯定的提示我們,天氣漸冷了,西北風漸強,秋將去,冬快來,葉落無聲,起落無常,大家係時候開始要準備寒衣,大家出門要多注意保暖。倘若身體局部保暖不當,或身體為適應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陳代謝等原因,使得慢性胃病、「腳凍」等疾病的發病隨之增多。尤以曾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,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養,一定要堅持專業醫師/醫生的指導治療,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。
平補肺金 健脾益氣
根據中醫養生學「四季五補」的觀點,即春要「升補」、夏要「清補」、長夏要「淡補」、秋要「平補」、冬要「溫補」。還有我們的肺臟是通秋氣的,故此,霜降時節應以「平補」肺臟為原則,在飲食進補中,當以食物的性味、歸經加以區別。香港人多見濕熱體質,若再胡亂飲食、胡亂進補,像不少人總是頻繁地吃火鍋、燒烤,特別是有人常以烈酒禦寒,這無疑是火上澆油,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,促使潰瘍面擴大加深,使病情加重,如潰瘍損傷血管就會引起消化道出血。因此,此節氣仍應避免吃過熱的食物。
霜降飲食養生
在飲食上的建議,可吃點栗子,它具有益氣補脾、厚腸胃、補腎強筋,以及活血、止血的功效,是深秋裡的養生佳品,但亦要注意生栗子難消化,熟的又易使氣滯,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。一般來說,這時較宜吃柿子、梨、蘋果、橄欖、洋蔥、芥菜、白果蘿蔔粥等,有生津潤燥、化痰止咳、固腎補肺的功效。特別對柿子講多一點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柿乃脾、肺、血分之果也。其味甘而氣平,性澀而能收」,筆者認為柿子實是水果界中的另類,即使它熟了,味道仍稍澀,直到真熟透了,柿身開始變軟了,方嚐到真正甘甜。
健康湯水介紹:冬瓜薏米排骨湯
香港的霜降,天氣依然風雨霏霏,是開始有點涼,但仍離不了秋燥和濕鬱,加上不少人亂食進補,氣有餘便是火,濕鬱久又會化火,心情多少帶點鬱結煩憂,係時候來一碗冬瓜薏米排骨湯,健脾化濕、解鬱熱、除煩躁,飲用完人都醒目啲。本湯多適用於身體肥胖、水腫,小便不利人士食用,不過由於薏米和冬瓜性涼,對於婦女在生理週期時則要注意食用份量,最好找自己中醫師問問。
《材料》
冬瓜1 斤,豬脊骨約12兩,薏米 2 兩,生薑連皮3-4片,幼鹽少許 (各份量因人而異、因食用人數而異、因體質而異,請自行從權酌量,或當面找醫師針對性具體定量)

- 冬瓜*要削皮、去瓤、切塊。薏仁洗淨用溫水泡2小時**。蔥切段,薑切3片。排骨洗淨後汆水備用。
- 煮一鍋水,水滾後放入排骨、薏仁、薑片、酒,水滾後轉小火煮至薏米軟綿。
- 放冬瓜、鹽(多少視乎身體狀況及口味自調)續煮十分鐘後熄火。
- 撒上些少胡椒粉、蔥絲即可。
《冷知識》
*想冬瓜更為入味,先將冬瓜煮十分鐘,然後熄火,用浸泡方式使其入味,亦避免久煮過爛。
**薏米先洗淨,後用溫水泡,將泡薏米的水加入排骨一起熬煮,湯味更為清香。
緩緩走進冬日時光

霜降這期間對某種體質人士易出現情緒波動,在中醫學角度,有不少所謂「情緒病」,如能及早調理,那只不過是氣血陰陽的盛衰問題,是不難解決的。我們時常建議患者多看點書,但別學詩人般為秋強悲愁。這刻的我們,更要坐在夕陽最美的餘暉下,煮酒看黃花,是對秋日最浪漫的告別。秋收冬藏,是大自然宇宙法則,大家若能體會到順應四時之理,那麼不管四季如何更替,生命一如以往,驚喜與溫暖常在。
有關整個秋天的養生小知識,可到以下這帖延伸閱讀:這樣養生,整個秋天不生病!
中醫村10萬個網上點讚,大量網下實名感謝言,見證著中醫中藥的強勢療效!過去10多年我們幫過不少朋友解決健康疾病問題,若有任何養生健康問題或其他疾病諮詢,尋求專業(男/女)香港註冊中醫了解病情,請即時預約我地6區中醫診所,首次登記免診金!中醫村 ( 旺角│觀塘│荃灣│大埔│北角│中環 ) 6區門診現正投入服務,
查詢電話: 21111455
Whatsapp:51162938
填妥以下表格,即時掛號,免收診金!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醫治了坐骨神經痛2個月現已不痛,睡眠質素好咗,精神咗。感謝醫師細心治療,謝謝中醫村,多謝姑娘細心關懷。
12-3-2020

患上左膝滑囊炎,治療幾次已消腫了很多,經過一個月時間治療,現已康復不痛了!多謝醫師悉心治療及姑娘細心關懷!謝謝中醫村的幫助!
14-3-2020

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已痊癒,手指不麻,肩頸不痛,感謝醫師細心治療及姑娘親切關心,謝謝中醫村
12-5-2020
開診時間
星期一 至 六 | 早10 – 晚8 |
周日/公眾假期 | 休息 |
內外婦兒針灸 | 歡迎提早預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