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養生及其他 » 二十四節氣使用手冊 » 處暑,防秋乏!

處暑,三伏天尾聲了

處暑節氣是每年8月23或24日,英文係The End Of Heat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處,去也」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這時三伏天都是尾聲了,表示暑熱該要作個了斷。可是真正意義上的秋涼尚未到來,日間仍然很熱。有時白天的熱度不亞於暑夏,秋燥悄然已至,所以處暑時的養生還是要多注意以「養陰、清熱、潤燥」。

體壯者 VS 體虛人士

  • 素體壯實者暫時是不用增衣,晚上雖漸有涼意,讓身體稍為感受一下秋涼,也是順應四時的養生要法,只要記得睡覺時關好門窗,肚腹蓋些薄被,就萬無一失。

  • 體虛或患有長期慢性病患者則要多加注意,氣候變化大,這時秋颱難測,多遇巨風,濕熱與寒濕交替,身體一時適應不及,就易發感冒,或誘發其他疾病。

到了秋季為什麼容易乏力?

由於秋季時,我們汗出逐漸減少,體熱易蘊和散發,以及代謝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,進入到生理的休整階段,使得機體會出現「秋乏」的現象,除了總是感到睡眠不足之外,還有疲憊、反應遲鈍等症狀。加上秋季天氣乾燥,身體水分容易消耗,會導致精神不振。上班族更易「秋乏」,由於身體無法得到適當的休養,加上長期在室內工作,活動量相對較小,氣血運行不暢,更易感到疲乏。生理性「秋乏」經過調理,很容易得到緩解,喝杯熱茶,或躺下來休息一會,或吃點水果,多會感到精神狀態明顯好轉,這種情況就不必擔心。而有些疲勞卻是病理性的,就需要引起重視。

秋燥經常引起的健康問題

中醫臨床指出,秋燥之氣,易傷肺陰和胃陰,燥勝則乾,常出現一系列以「乾」為特點的症狀:

  • 如犯於口鼻,會導致口鼻乾燥,甚則乾痛,口唇乾裂出血,發熱惡寒等不適;

  • 如犯於肌肉體表,多導致皮膚乾燥、瘙癢、脫屑、皮疹、皸裂等;

  • 如犯於肺臟,易出現乾咳、難咯痰,甚則咯血等症狀,一些慢性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等也容易在這個時候復發;
  • 由於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,燥邪侵襲可出現大便乾燥秘結、痔瘡出血等症。

防秋燥 應注意

即時免診金預約

盛夏熱氣蒸騰,人的情緒容易波動或著急上火,因而睡眠長期不足,精神不振。入秋後,天氣將逐漸變涼,應改掉夏季晚睡習慣,解除秋乏最好還是保證自己有充足睡眠,盡量爭取晚上10點前人睡,最好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時間為好,早睡早起。要特別提醒長者或患有長期病者,他們氣血陰陽都比較易虧虛,故常常晝不精、夜不瞑。古代養生家說:「少寐乃老人之大患」。《古今嘉言》認為長者或病家宜「遇有睡意則就枕」是符合養生學觀點的。現代研究發現,晚上12點到早上4點,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,正午 12到1點則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段,統計顯示出,陰陽俱虧人士在這兩個時段好好入睡,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發,正合養生家所講的「三寒兩倒七分飽」中的「兩倒」,即係睡「子午覺」。

處暑時節應合理補充營養,最好係保持清淡飲食,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,包括辣椒、生薑、花椒、蔥、桂皮及酒等。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,如雞蛋、瘦肉、魚、乳製品及豆製品等。不吃油膩重味的食物。多吃合時水果,補充水分,有利於提神醒腦。
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 平時要有一定的體能鍛煉。只有體能充足,才能戰勝季節交替時身體出現的不適。鍛煉的方法以經常進行晨運、登山、散步、體操、打拳等簡單運動為好,有助於平穩情緒,解除秋乏。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。特別是在下午,工作學習時間長了,感到特別疲乏,這時候伸個懶腰,馬上就會覺得全身舒展,精神爽快,十分自在。這是因為伸懶腰可使人體的胸腔對心、肺進行擠壓,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,使更多的氧氣供給各個組織器官。同時,由於上肢、胸廓的活動,能使更多的血液供給大腦,使人為之精神振奮。
秋季的困乏狀態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係,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,如柑桔、吊蘭、文竹等綠色植物,它們的氣味淡,同時可以調節室內空氣,增加氧含量。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、無花果、豬籠草和普通蘆薈;辦公室的污染物通過觀賞植物葉片背面的微孔道被吸入植物體內,而且花卉根部共生的微生物也能自動分解污染物,並為其根部所吸收。這些植物不僅能對付從室外帶回來的細菌、小蟲子等,甚至可以吸納連吸塵器都難以吸到的灰塵。例如,蘆薈、吊蘭能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把被認為能致癌的甲醛轉化為無害物質。所以,辦公室的綠化也能改善秋乏,提高工作效率。
「秋乏」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,也是機體在秋季氣象環境中得以恢復的保護性措施。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,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,但為了不至於因此而影響工作和生活,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。中國人講究食補,「一茶、二果、三粥、四湯、五蔬、六葷、七糧、八藥膳」是健康的飲食方式,那麼在這秋意正當濃時,我們不妨給自己泡壺茶,開啟養生第一篇。喜食肉類食物的人,形成酸性體質,缺乏維生素 C,可飲用烏龍、磚茶、普洱等鹼性較強的茶葉,消食開胃;愛美的女士,可選用花茶,因使用以鮮花為原料,具有特質香氣,如玫瑰茉莉,玫瑰具有極好的美容、抗衰老功效,是女性朋友秋季的首選;綠茶清火,茶性偏涼,因綠茶沒有經過發酵,不宜久藏,故儘量選擇當年出產的新茶,不要和水果等涼性食物共食,以免對脾胃產生傷害;偏瘦體質,應遠離濃茶,多喝菊花,瘦人易內熱陰虧上火,常感到口乾舌燥甚至咽喉腫痛,而茶裡的茶鹼有利尿作用,喝濃茶會加快人體水分流失,因此加重瘦人的內熱、上火症狀。

健康膳食介紹:蓮子百合螺頭粥

功效:安神養心 滋陰潤燥
對於經常睡眠不佳、捱夜、肝火盛、心火重等神經緊張人士,有舒緩作用。

即時免診金預約

《材料》
蓮子、百合、乾螺頭
(各份量因人而異、因食用人數而異、因體質而異,請自行從權酌量,或當面找醫師針對性具體定量)

《準備及做法》
(1) 把材料都洗淨備用。(百合浸泡一夜後,沖洗乾淨;蓮子浸泡 4 小時,沖洗乾淨。)
(2) 螺頭要用清水先浸半小時,太大粒可切細,水留下備用。
(3) 蓮子百合適量,浸後的水不用。
(4) 洗米,加鹽及油,醃一下,拌勻。
(5) 大火煮開之後,把材料先放進煲內,連螺頭水一起煮。
(6) 直至再滾起,調至小火煲40分鐘左右。
(7) 再把米放入煲內,大火。
(8) 滾起後轉小火,Keep住1個小時左右,適當時候要攪拌一下。
(9) 如此,一鍋清香撲鼻的靚粥便大功告成!

綜上所述

處暑時要防秋燥,亦要注意精神情志的調養上,注重收斂神氣,心神得以安寧,情緒便得安靜;切忌情緒大起大落,平常可多聽點音樂、練習書法、看一些寬懷書籍,都有安神定志的功效。古人曰:「調息靜心,尤如兆雪在心」,別一味怨天尤人,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,出暑入秋,更該順應自然,處事盡可能化繁為簡,放下繁華,使自己從容自在,保持情志愉悅,心氣和暢,「秋燥」「秋乏」也煩擾不到我們。

有關整個秋天的養生小知識,可到以下這帖延伸閱讀:這樣養生,整個秋天不生病!

中醫村10萬個網上點讚,大量網下實名感謝言,見證著中醫中藥的強勢療效!過去10多年我們幫過不少朋友解決健康疾病問題,若有任何養生健康問題或其他疾病諮詢,尋求專業(男/女)香港註冊中醫了解病情,請即時預約我地6區中醫診所,首次登記免診金!中醫村 ( 旺角│觀塘│荃灣│大埔│北角│中環 ) 6區門診現正投入服務,
查詢電話: 21111455
Whatsapp:51162938

填妥以下表格,即時掛號,免收診金!
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很感謝醫師的治療,我嘅濕疹係睇完第一次之後已有很明顯的改善,連帶經期也比之前改善了。診所兩位姑娘也十分專業,我十分感恩,找到了好嘅中醫診所。

24-5-2022

黃某某
感謝醫師的治療及姑娘們貼心的問候和幫助,在這一個月內,已經凌復。日後如有任何不適,都會再次求醫。

5-2022

梁某某

(患上頸椎病+頭暈耳鳴欲吐) 頸椎扯住好唔舒服,頭暈,早上起來特別想吐!血氣又唔好!現在頸椎好一半,頭暈已消失,早起想吐(症狀)已改善。醫師悉心醫治已舒服好多,佢好有愛心同正能量嘅指導,同埋好NICE嘅姑娘。

31-12-2021

盧某某

開診時間

星期一 至 六早10 – 晚8
周日/公眾假期休息
內外婦兒針灸歡迎提早預約

21111455

中醫診所預約掛號電話

(中環)21111988 (旺角)21112618(觀塘)35800100

(荃灣)21112018(大埔)21559300 (北角) 31023918

免診金!免排隊!

我們將在1個工作天內安排門診姑娘回電或whatsapp向您確認預約,請提交前確保所留電話號碼正確,方便我們盡快為您安排妥善。

    性別

    健康咨詢

    預約門診

    預約日期

    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至晚上7時15分

    從何處得悉本診所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