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後狀態
2021年10月,世界衛生組織 WHO已將「新冠後狀態」Post COVID-19 Condition列入為一種新疾病,大約有10-20%的人可能會持續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的中長期影響。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可對人體多個器官同時損害,導致相當比例的患者在臨床治癒後有相當長的時間內,仍能出現各種後遺症症狀,例如易乏、呼吸困難、嗅覺味覺障礙、眩暈、頭痛、咽痛、吞咽困難、失眠、心悸、噁心、胸痛、食欲下降、腹瀉、關節痛、軀體肌肉酸楚疼痛、認知障礙、焦慮、抑鬱狀態,或不同程度的味嗅覺減退等。今天,我們就談論一下,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康復後的常見各種後遺症,以及中醫防治新冠后遗症之法。
有什麼後遺症
中醫認為新冠肺炎歸屬於中醫學「瘟疫」 範疇,由外感「疫癘之邪」所致,病位在肺、脾,基本病機特點為「濕、毒、瘀、虛」。有說「風雨寒熱,不得虛,邪不能獨傷人」,故正氣稍虛者,病邪易乘虛而入;亦因疫癘之毒「盛」而損人,濕毒化熱,瘀熱內閉;加上濕邪的黏滯特點,導致病程纏綿難愈。
經過中、西、中西醫結合的系統治療,臨床證實,不少確診患者的發熱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等主症都能消失治癒,核酸檢測由陽轉陰性,但易遺留程度不一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的後遺症,故此現時康復期後遺症的治療,應審慎重視。
常見的後遺症&中醫病機分析
恢復期患者胸部影像學檢測一般表現為:磨玻璃樣、鋪路石樣、實變/條索樣 改變等肺纖維化的病理表現,重型/危重型患者肺部病灶浸潤程度會較為嚴重,容易遺留不可逆的肺實變與纖維化。同時有數據顯示有7成新冠患者在急性感染6個月後持續存在至少一種症狀。疲勞或肌肉無力,和睡眠障礙都是最常見的症狀,少部分人處於焦慮或抑鬱的狀態,亦有嗅覺味覺障礙。
中醫認為,新冠肺炎後遺症是由於疫癘邪氣傷人正氣太過,康復期邪勢雖去,毒證不顯,但餘邪久羈,鬱而化熱,持續耗氣傷津所致的一系列臨床症狀,如疲倦、口乾、失眠、胸悶、氣短等問題。
1. 肺纖維化

肺纖維化屬於「肺痿」、「肺痹」範疇,由於新冠病毒為疫癘邪氣,就算疾病最後屬性陽轉陰性,邪勢雖去,但余邪鬱而化熱,煎灼津液,久病導致耗氣傷陰,肺臟絡脈痹阻、氣血凝滯,表現為乏力、口乾、咳嗽、胸悶、氣短、呼吸困難等,故治療上常以扶正祛邪為原則,既要益氣養陰,亦要照顧瘀血阻絡的情度,適當活血化瘀,達推陳致新的作用,是推動氣血運行的關鍵。通過辨證用藥,可降低肺血管黏稠度、減輕肺部炎症、改善肺臟微循環、抑制肺纖維化相關基因表達發揮抗肺纖維化作用。
2. 疲乏、肌肉无力

新冠病毒多見夾濕毒之邪,脾胃受濕所困,其氣必虛,在病程後期,餘邪蘊留,鬱而化熱,熱則傷氣,手、足太陰經脈受邪日久,最終發展成肺脾氣虛證,肌肉筋肌腱得不到充分濡養,故出現疲乏、肌肉無力等氣虛症狀,治宜健脾益肺,扶正祛邪,調胃散熱。《素問·痿論》曰:「脾主身之肌肉」,提出「治痿獨取陽明」的觀點,故肌肉萎縮、無力可從脾胃論治,常以健脾益胃为法,脾主運化,脾旺則不受濕邪所害也。若兼見納呆無胃口可加山楂、麥芽、神麴;濕熱較甚者加黃芩、梔子、檳榔;脘腹脹滿欲嘔則可加白豆蔻、砂仁、厚樸;遇上黃疸變證者可考慮加茵陳、雞骨草。
3. 睡眠障礙、焦慮、抑鬱
睡眠障礙屬於中醫「失眠」範疇,焦慮、抑鬱可歸屬中醫「鬱證」範疇,三者均為中醫情志病內容,病位在於心、肝、腎,以心腎不交或氣機鬱滯為主證。 中醫古籍認為,失眠、鬱證需從心論治。新冠肺炎由外感而起,疫癘邪氣過重,或相對地素體正虛,自身防病「衛氣」禦邪不力,病由外入裏,直中「心」經,損耗心陽,心失藏神,故無法統領人體各種精神活動,致失眠、寡歡、憂鬱等,多見是心腎不交,水火失濟,故表現為睡眠障礙、焦慮、抑鬱,該治以潛鎮攝納,交通心腎,調和陰陽之法。
4 味覺、嗅覺障礙
中醫認為,味覺障礙與脾胃及膜原有一定關係。病在脾胃者,由於濕濁困阻、脾虛失運,上竅不通,以致味覺障礙,宜行氣化濁、健脾益氣;若是胃腑濕熱、濁邪鬱滯,鼻不聞香臭者,可清熱利濕,或兼行氣化濁、或兼清胃涼血、或疏風通竅,對味覺、嗅覺障礙者,均有不錯療效。
5. 腦霧Brain fog
「腦霧」範指記憶力減退、反應遲鈍、思想模糊、精神難以集中,估計是身體未能及時把病毒徹底消除,病毒有機可乘,入侵中樞神經系統對腦細胞造成破壞,導致腦部體積縮小,灰質減少,造成功能失調。中醫藥加針灸療法防治記憶力減退、精神不集中有獨到療效,詳情可以到以下舊帖文細閱:【中醫防治長新冠有獨到療效】

中醫學預防及改善新冠後遺症的優勢明確
中醫學關於疾病傳變的理論是研究疾病發展的轉變、趨向和轉歸的一種理論,對於早期治療、控制疾病的進展、推測疾病的預後,都有其重要的指導意義。「既病防變」「瘥後防復」是中醫在疫病防控方面的關鍵環節。充分發揮傳統中醫藥的抗疫優勢,對本病的康復評估,主要可分為「正氣受損」和「餘邪未盡」兩個方面,前者包括傷氣、傷陰、傷形、傷神,後者包括夾痰、夾瘀;同時還要兼顧患者的體質、年齡、性別等因素。中醫藥干預治療,需要從形神相俱、攻補兼施、內外並用幾個方面進行康復治療,在應用基於辨證論治的中藥處方和中成藥的同時,亦應注重中醫非藥物療法,如針灸、推拿、耳穴、刮痧、拔罐等的作用,同時也要對飲食營養、情志療法,以及中醫傳統養生功法 (如太極拳、八段錦、五禽戲等) 進行推廣應用。
網上診症服務
如果您有任何「長新冠」或「新冠後遺症」等疑問,又想尋求香港註冊中醫師治理,可以立即填妥底部表格,首次登記免收診金;或掛號專為「新冠患者」而設的網上診症服服,詳情請進入以下連結了解或登記:新冠陽性│弱陽│長新冠│新冠後遺症等求診人士掛號專區,一經接納,免50元送藥物流費用及贈送歐盟認可快測包乙個,送完即止。
中醫村10萬個網上點讚,大量網下實名感謝言,見證著中醫中藥的強勢療效!過去10多年我們幫過不少朋友解決健康疾病問題,若有任何養生健康問題或其他疾病諮詢,尋求專業(男/女)香港註冊中醫了解病情,請即時預約我地6區中醫診所,首次登記免診金。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醫治了坐骨神經痛2個月現已不痛,睡眠質素好咗,精神咗。感謝醫師細心治療,謝謝中醫村,多謝姑娘細心關懷。
12-3-2020

患上左膝滑囊炎,治療幾次已消腫了很多,經過一個月時間治療,現已康復不痛了!多謝醫師悉心治療及姑娘細心關懷!謝謝中醫村的幫助!
14-3-2020

(手術後遺症) 救我一命!
31-12-2021
開診時間
星期一 至 六 | 早10 – 晚8 |
周日/公眾假期 | 休息 |
內外婦兒針灸 | 歡迎提早預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