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講大腸癌 先教你如何降低患病風險
結合現今世界最新研究與中醫臨床,整理了以下一個對照表,供讀者參考如何避開高風險,如何降低風險:

香港大腸癌流行病學認知
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。在近年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統計顯示,大腸癌佔癌症新症總數的16.6%,其死亡率亦多年維持在第2位,男性比女性多。一般來說,大腸癌包括結腸癌、直腸癌、肛門癌,其癌腫部位有7成以上機會發生係直腸及乙狀結腸上,且大多在肛管、直腸及乙狀結腸交界處。本病多與生活飲食習慣變化有關,多見於30-50歲人群,有年輕化跡象。
中醫對大腸癌的認知
歷代中醫文獻所指的「癥瘕」、「積聚」、「腸蕈」、「腸風」、「腸中積聚」、「鎖肛痔」、「臟毒」等,其範圍均與現代大腸癌相類。結合現代臨床,中醫認為本病有先天遺傳因素,亦多由素體虛弱,脾腎不足而起,加上現代人縱食膏梁厚味,飲食不節或誤食不潔之物損傷脾胃;又或有生活壓力變化而引起情志問題,憂思抑鬱、久瀉久痢致氣機升降失常,氣滯血瘀,積結腸道;或年老體弱,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等外邪影響,引來自身濕熱蘊結,繼而下注浸淫腸道,以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,濕毒瘀滯凝結成為腫瘤。總之本病屬「本虛標實」,「本虛」與「標實」互成因果,治療不當終則神離氣脫。
6大臨床症狀
大腸癌起病隱匿,早期症狀不明顯,容易疏忽,故向諸位提出多注意以下症狀:
- 排便習慣改變,或見腸刺激症狀,便頻腹瀉與便秘經常交替,腹部或見隱痛;
- 於腸道已成腫瘤,破潰出血,鮮紅或暗紅,前期出血量不多,屬間歇性出血,不同出血位有不同便血樣如果醬樣或呈粘液狀;
- 不同出血位有不同便血樣如果醬樣或呈粘液狀;
- 晚期結腸癌可見「腸梗阻」,先有陣發性腹痛、腸鳴音亢進、糞體變細或難以排出;
- 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,腹部可以摸到腫塊;
- 由於腫瘤生長有消耗性特徵,長期慢性出血者多見貧血、消瘢、發熱、無力等中毒症狀。
現代常用的大腸癌分期
現時主流醫學對本病病理檢查後可有2種分期,TNM分期或Duke。兩者分期比較如下圖示:

中醫藥介入治療的切入點及優勢
各期大腸癌的現代治療組合皆有不同,初期多可單純手術切割,一般不上化療或放療。中醫藥的介入治療,結合層面廣泛,大多數從最早期的手術前後、放化療前後,甚至被現代醫學放棄抗癌治療時的姑息治療前後,中醫辨證處方可以為患者嘗試增加存活率,為現代醫療創造更顯效果的成功機會,同時可以增敏、減低藥物的毒副作用。
放療的病人常見術後發熱、口苦、咽乾、乏力、腰膝酸軟、胃口欠佳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泄瀉;對進行化療時或標靶治療後所產生的一系列常見副作用,如高血壓、疲倦、腹瀉,紅疹皮炎、皮膚乾燥、眼睛痕癢、四肢腫脹或咳血;以上等等,都可予以中醫藥辨證論治,解除或舒緩症狀,中西醫藥結合治療各期大腸癌確實大有可為。
中醫體質學的預防應用
中醫體質辨識作為中醫學防病治病的工具已經被廣泛應用,為疾病預防及臨床進一步診治提供依據。中醫體質是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、相對穩定的特性。客觀評價中醫體質類型,預測未來發病風險,在大腸癌的未病先防、早診早治中至關重要。在我們臨床上觀察到,大腸癌高危人群多為中醫體質評估的陽虛質、氣鬱質、痰濕質、氣虛質、濕熱質,而以陽虛質佔首位。
陽虛體質的人抵抗力低,容易怕冷,腸胃不佳,有研究指出陽虛人士息肉發病率高,息肉本身體積大、分化程度低、易癌變。另外從病理分型上,管狀腺瘤性息肉和絨毛狀腺瘤性息肉患者亦多以陽虛體質為主。
積極防治「癌前病變」
對有腸息肉,或有家族遺傳患者,須及早治理;
大力防治血吸蟲病;
若近期有進行性消瘦或大便習慣改變者,及早發現,及早治理;
對中醫體質學加深認識,屬陽虛、氣虛、痰濕及濕熱型體質人士,該與註冊中醫定期調理,未病先防!
整體扶正,增效袪邪,抑癌防變,重獲新生!
綜上所述,正視癌症,糾正日常飲食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以及調暢情志,都是預防癌病或癌前病變的首要注意事項!不幸患上癌症,我們希望傳統的醫學會係癌病患者的另一個希望!中醫治癌病腫瘤,通過辨證及辨症,一定程度上控制腫瘤發展,抑制腫瘤血管形成,誘導腫瘤細胞凋亡,逆轉多藥耐藥作用,更重要係盡最大力量減輕患者在現代醫療過程中常見的臨床症狀(如嘔吐、心慌、胸悶氣喘、肺炎、食慾不振、腹瀉、疼痛、麻木、抽搐、乏力、肝損傷、水腫、皮疹、脫髮、或性功能干障礙等),增強患者自身抗病正氣,提高機體免疫功能!
中醫村10萬個網上點讚,大量網下實名感謝言,見證著中醫中藥的強勢療效!過去10多年我們幫過不少朋友解決健康疾病問題,若有任何養生健康問題或其他疾病諮詢,尋求專業(男/女)香港註冊中醫了解病情,請即時預約我地6區中醫診所,首次登記免診金。
求診人士親身見證

醫治了坐骨神經痛2個月現已不痛,睡眠質素好咗,精神咗。感謝醫師細心治療,謝謝中醫村,多謝姑娘細心關懷。
12-3-2020

患上左膝滑囊炎,治療幾次已消腫了很多,經過一個月時間治療,現已康復不痛了!多謝醫師悉心治療及姑娘細心關懷!謝謝中醫村的幫助!
14-3-2020

(手術後遺症) 救我一命!
31-12-2021
開診時間
星期一 至 六 | 早10 – 晚8 |
周日/公眾假期 | 休息 |
內外婦兒針灸 | 歡迎提早預約 |